【明礼守信文明礼让】明礼守信报恩资料

发布时间:2019-02-19   来源:诚实守信    点击:   
字号:

  对于诚信教育来说,其实我们大家从小就都接受过。大家从小到大,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家人,或者朋友,一定也都和你们说过这方面的问题。比如:我们大家从小就都知道的一个寓言,那就是《狼来了》的故事,是吧?对于故事内容我想不用再次赘述,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熟知了的。…这个故事除了告诫我们不要说假话以外,还告诫我们,说假话最终受害的还有说假话的人自己。

  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信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陈蒲清,四书注译,第58页) 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君子以诚信立命,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欺诈撒谎,必然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最终必然众叛亲离,成为一个没有任何朋友的人;一个社会如果失去诚信,必然丧失秩序和规范,变得混乱和黑暗。《论语.学而第一》中说道,“曾子【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孙子孔伋的老师,而孔伋又是孟子的老师】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往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陈蒲清,四书注译,第45页) 因此,千百年来,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怎样变化,中华民族始终把“诚信”作为最基本的一个道德要求。

  但是,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从幼儿到成年大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这个数据我没有作过考证,但我认为它有其道理。因为孩子最初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的增多,童心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熏染,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到大学阶段达到了诚信的最低点。正基于这种现象,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深深地担忧,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人流、物流的不断加快, 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碰撞与交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也各不对称,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个“陌生人”的社会,传统诚信观念在转型社会中的各种不良风气前,约束就时常显得苍白无力。

  比如:行政领域中,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经济领域中,各种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税漏税、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毒大米(石蜡)、瘦肉精、“苏丹红”鸭蛋,到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再到“三鹿奶粉”事件……】文化领域中,宣传媒体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虚假广告,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这些不仅十分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对咱们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观念、诚信状况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63页)。受到当前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此外,高校诚信教育也相对薄弱。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相对薄弱且缺乏相应的实效性。比如: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同时,诚信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大多是通过灌输,没有讨论、没有实践,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此外,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还有,咱们的家庭教育也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区。比如: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 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甚至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或者对孩子宠爱有加,不能让孩子吃一丁点亏,很多时候还教孩子如何占别人的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这些都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从同学们自身来说,也比较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实践。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大多数大学生在意识上能清楚地分辨是非,知道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他们在认识上是积极的和正确的,并且在努力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但他们的自控能力又相对较弱,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往往又比较欠缺,以致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加之受社会上错误道德观的误导和各种错误的表象所迷惑,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并表现出与诚信背道而驰的行为模式。一方面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另一方面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坚持,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了。而且俗话不是说:老实人吃亏么。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二、大学生应该重点防范和杜绝的几种诚信缺失行为

  明代理学家曹端【曹端,字正夫,渑池(mian chi)人。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的大学者,在中国古代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的《曹端集》卷二谈“真诚”的“诚”有上、下两篇,《诚上篇》中说:“诚者,圣人之本”;《诚下篇》中说:“诚,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或五行:金、木、水、火、土,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之本”。其实,诚信不仅是如曹端所说的“圣人之本”、 “五常之本”,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为人之本。下面,我想重点谈一下我们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应该重点防范和杜绝的几种诚信缺失行为,大家也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究竟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其实我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对大家有所警示、有所启发,或者说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遇见类似的事情的时候,还能记得我今天曾经跟大家讲过这样的事情,那我就感到非常满足、非常高兴了。

  1.抄袭成风,蒙混过关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更需要的、或者说更倡导的是学生的自学,同学们要学会自己安排时间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或是参与老师科研,或者自主科研等等。但现在有很多学生把这些时间用来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玩游戏等,要到交作业时,借其他人的作业抄一下;要交实验报告时,借同学的来抄一下;要写毕业论文时,上网抄一下…这些,其实都是抄袭,都是学术虚假,都是学术不诚信的表现。如果是论文的话,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犯罪。

  对于这事,可能大家有知道的,也有可能很多同学不太关注。最近几年啊,无论网上、报纸等等媒体都不断有这方面的报道,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学者教授。前一久有北师大一个博士生被指论文抄袭,还把自己的硕士生导师,一所重点大学的副校长牵涉其中,最后这名博士生被取消了博士学位;还有另外一所知名重点大学副校长也被指博士论文抄袭,最后被学校取消了博士学位并撤销了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这样的事情可谓不少,网上都有很多报道。

  当然,可能大家觉得我说的这些东西还很远,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今天可能只是抄袭作业,抄袭实验报告,可久而久之,日久天长,抄袭一旦在你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习惯,那你以后自然就会抄袭论文、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科技成果,或者工作成果、工作业绩,你自己就会陷入一种惰性,缺乏创新,什么事都想捡现成的,什么都是拿来主义。【富兰克林曾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反之也如此…】所以,大家对此千万要注意,防微杜渐呀!

  2.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大家都是刚刚经过高考过来的,应该对高考防范舞弊和惩治舞弊都是比较清楚的,是吧。其实大学也是如此,凡是考试作弊者,同样是从重处罚。凡是考试作弊(包括协同他人作弊、提供条件为他人作弊)的【举例:甲借手机-乙,乙-丙…】,第一次就要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也就是说最低就是留校察看处分;两次以上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如果是代替他人参加考试、或者由他人代替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信工具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直接就是给予开除学籍。

  每年一考完试,都会有一些学生被处理。这些学生我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呀。作弊前是意志坚定、视死如归,可一被发现后又痛哭流涕、追悔莫及。我们学校原来就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因为哥们义气,跑到其它学校去帮原来的一个高中同学考英语;另一个是学习成绩非常好,就是英语没过四级,所以在英语过级考试中去用手机作弊,结果两个都被当场发现。后来按规定自然就要开除学籍。处理的时候两个人是痛哭流涕,家长也跑来学校,见到学校领导就要下跪,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机会【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不知道这两个同学在得知家长因为自身的过错而为此一跪的时候,他们心里作何感想。

  而且啊,现在的作弊方式、作弊手段也是向高科技迈进。以前是翻书、抄纸条、搞点夹带,有的把那个答案缩印,缩得很小很小,还有的抄在内衣上、大腿上…那已经算是厉害的了;可现在,你再去看,什么手机短信、网络发送、微型耳机、隐形耳机…而防范作弊,也是动用电信、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什么安装电子眼监控设备、手机屏蔽仪、无线电监控,甚至安装指纹身份验证系统…也是绞尽脑汁,技术不断升级。我说可能要哪一天在考场设置固定安检门或便携式安检设备,进考场就像进机场一样,要进考场,先过安检……不过话说回来,我是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的。因为真有这么一天的话,那咱们这一代大学生的诚信可以说是就已经彻底垮掉了,国家的这一代接班人、民族的这一代青年人就真正没有希望了。

  3.恶意欠费,资助失信

  自从高校实行新机制并轨以后,特别是大扩招以来,大学生欠费就逐渐成了一个新的特别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规定大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允许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可是,学校面对大量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又不容易弄清谁是最困难的,这就给有意欠费者造成可乘之机,出现了一小部份恶意拖欠学校学费的学生。

  什么叫恶意欠费?我想其实就是一句话,即:有能力缴纳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经催缴后仍然有意不缴纳的。所以,我这里说的就不包括确实家庭经济困难,无力缴纳学费的贫困学生。那么,这些同学为什么会恶意欠费,我想:不管是看着别人没有交,自己也不交;还是家里面叫你先拖着不交;还是家里面给了你钱,而你自己放着不交或者就是花掉了【略举例…】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很不诚信的行为。而且,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拖是拖不掉的,最终都得要交。否则,要么是不能参加考试,要么是考完试没有成绩记录,或者就是最后不安排实习,不能参加最后一年的临床实习,甚至就是不能毕业。而且,我也在想,凡是这种恶意欠费的,不光是学习方面,教学上进行处罚;我们学工部在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中要增加一条:凡故意欠费并经两次以上催促拒不缴纳的,视其情节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学籍。要加这么一条,多管齐下,坚决治理恶意欠费行为。

  除了恶意欠费外,还有就是资助失信。

  当前,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等。但是,由于现在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学生的来源也很广泛,来自全国各地,有城镇的、有农村的,城镇有家庭条件好的、也有父母下岗的,农村有富裕的、也有贫困的,所以学校在实施各级各类贫困生资助的时候,都要首先进行一个贫困生信息认定,而这样的认定,学校一己之力又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准确无误,以致于一些(极少数)学生就提供了虚假家庭经济信息来骗取国家、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包括毕业后不按期归还国家助学贷款,不按期履行合约等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任其长期下去,就会给学校办学、银行借贷,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誉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学校对贫困生的认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每学年都要及时采集、认定、维护贫困生信息数据;二是系部、班级、辅导员,包括班委团支部要根据同学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来进行综合评判与认定;三是学校、系部采取函调、咨询、实地考察等方式,不定期对部份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查与认定。对核查认定为提供虚假信息的,一律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严肃处理。因此,我在此也提醒同学们在贫困生资助这一块上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心存侥幸,国家、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人士的资助也是要为真正贫困的学生提供的。

  4、超前消费,恶意透支

  超前消费,信用卡透支,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一种不诚信的现象。当前,许多银行先后向在校大学生推出了多种信用卡,这种卡办理 “门槛”很低,申请不需存款凭证,不需担保人,只要填写一张申请表并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就可办理,而且能“先消费、后还款”,能够不等数额地进行透支。这在某些时候切实解决了部分学生燃眉之急,但同时也滋长了很多学生“超前消费、及时享乐”的不良思想,甚至一些学生还恶意透支、欠款不还。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银行的利益,而且还在自己的“诚信记录”上留下了无法抹掉的污点。现在金融部门的这个征信【征集信用信息之意;是各银行之间通过第三方(征信中心)共享用户信用信息的活动】系统是很厉害的,也就是说咱们所有人的个人信贷信用都会在上面体现,只要你在上面的诚信记录有问题,或者被纳入系统黑名单,那你以后所有的信贷行为,包括想办一张信用卡,那都不行的,更不要说是信贷了。所以大家要重视、要诚信。

  以前有个学生,开学时办了一张招商银行的信用卡,然后消费刷卡时感觉像不花钱似的,结果就透支了2000元。可学期快结束时,接到了一张催款通知单,催他在通知期限内还钱,而且还要偿还近1000元的利息。所以啊,这个卡也不是那么好刷的,超期不还的利息是很高的。现在一些大学生随意利用信用卡透支,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这是很悲哀的。用的时候到是“喜刷刷、喜刷刷”,但还的时候怎么办呢?于是,可能有的就向父母撒谎要钱,有的就拿家里给的生活费来还钱,有的就向同学借钱还款…不管怎么办,最后你肯定都会被这种透支搅乱你美好而又短暂的大学学习与生活,甚至还可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我奉劝大家“喜刷刷、喜刷刷”的时候,要想一想“one/two/three/four”以后的事怎么办。

  除此之外,还有求职“掺水”、随意违约也是大学生毕业时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诚信的现象。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作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言过其实。如伪造课程成绩和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考试证书;虚构在学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 这些失信、弄虚作假现象虽然是少数学生的行为,但它不仅极大地损坏了当代大学生追求真理、文明向上的形象,冲击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损害了学校的声誉,而且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里,对毕业生就业中的这些个现象我不准备多说,因为在今后的就业指导中还会给大家讲到。

  此外,前一久我还在网上看到,西南大学历时3年研究的一个课题,将把大学生的诚信度由一个专门的电脑软件来记录、评分,记入学生档案。但是,在这个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中,将大学生在校谈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此举引来了社会各界阵阵热议,说法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大学生谈恋爱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个方面,恋爱就应该讲诚信,讲诚信的恋爱可以使大学生珍惜情感,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但有的又认为:恋爱完全是自己个人的事,而且感情是一个感性的东西,很难用主观的办法进行评判;用主观的办法去测试别人的个人感情不但难以测准,而且容易对当事人产生潜在的伤害。

  呵呵,其实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可能还有很多,我在这里也不再一一列举,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下来再进行讨论与研究。下面,我想再谈一谈我对诚信的几点认识。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认识

  我们讲到“诚信”二字,“诚”,有“真心、不虚伪”之意;而“信”,有“讲信用”等意,二者为近义词。据杨伯峻【1909-1992,长沙人,著名语言学家;曾任北大、兰大中文系副教授】先生统计,孔子《论语》中写到“信”字的共有38处,其中,“信”表示“诚实不欺骗”的有24处,表示“相信”等意的有14处。《孟子·万章章句上》【万章,孟子的弟子;该段说的是舜、象的故事】:“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陈蒲清注译,四书,第388页)【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这是现存最早的“诚信”二字连用的文献。不过,此处的“诚信”意为真诚地相信,与现代汉语中诚信的含意有别。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 比喻忠贞贤良之士)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九章·惜往日》一诗中有“惭光景之诚信兮【光景,太阳;日出日落最守时、守约、守信,对普天万物皆一视同仁】,身幽隐而备(避)之”两句。其中的“诚信”,与现代汉语中“诚信”的含意基本相同,“诚信”成为一个词,大概由此而来。

  诚信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一个说话不算数,信口“打哈哈”,逢场作戏,从来就没有想过兑现的人,就是没有诚信的表现。在“八荣八耻”这个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荣辱观、主流价值观和道德标杆中,就明确提出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全民族诚信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诚信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托,是社会的重托,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大学生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呢?我认为其实也简单,只要做到两个方面,你就是一个诚信之人。

  1.要说真话

  说真话,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事实是什么就说什么。除了在特定的情况之下的善意的谎言之外,通常意义上的假话都是不应该说的。一个人如果说假话,就像卖假货一样的不道德;久而久之,他们的话在别人耳朵里就会打折扣,他这个人也就会失去信誉。就像我开始说到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说假话最终受害的还有说假话的人自己。虽然现在许许多多的虚假信息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虚假广告还在泛滥,很多名人明星还在为虚假广告作秀,…但是,又有几个能被假话一直蒙蔽下去呢?

  孟子说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朋友之间应坦诚相待,哪怕对方有意见,也应坦言相告,不应有什么戒备与猜疑。唐朝大臣魏征之所以深得唐太宗欣赏,就在于他敢于说真话,敢于直谏。魏征病逝于家中后,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君臣如此,朋友相处也如此。真正的朋友不应只会铺陈赞美之词,更重要的是洞察朋友的优点、缺点,并敢于直言相劝,使朋友不断改进,这样对朋友才是真的好。同时,我要奉劝那些喜欢说假话的人,如果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热衷于说假话,虚报浮夸,报喜不报忧,那实在是不道德,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祸国殃民。

  2.要做真事

  做真事,不做“假事”,就是不弄虚作假。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做假事如同说假话一样——只要是在特定情况之下,从善意出发,且无损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也就不能算是不道德。通常意义上的弄虚作假,出自不可告人的目的,则是不道德的。而且做假事往往和说假话连在一起。要么,说了假话以后,为了圆这个谎,不得不弄虚作假,继续说假话;要么,弄虚作假之后,为了蒙人耳目,不得不去说谎,继续弄虚作假。其结果,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紧张之中,无异于作茧自缚;而且往往越陷越深,欲盖弥彰却直到败露。其实不妨想一想,真是何苦呢?倒不如一开始就实事求是,即便是一时受些磨难,但久而久之,自然会功到自然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其实就是简化生活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强调一下,医学生尤其要注重说真话、做真事,在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来不得半点虚伪。

  学医也想来讲究要“以德为先”。中医学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制九针”,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乃至现代中医名家的一丝不苟和无私奉献。中医医德从久远的古代孕生并经历代医家“言传身行”而不断传承演进,经久而不衰,以至成为中医学术和中医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中国历史上,首先将医学定位为“仁术”,高超的医疗技术就是仁术,这赋予了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其次,将医生良好的德性称为“仁心”,就是医者要以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善待患者、博爱群生;第三,将“德性”好、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仁人”。于是,这样就把“仁”做为评判医生资格及其道德操守的基本标准。由此可见,“仁心”、“仁人”、“仁术”是中医传统医德仁学内涵的三大要素,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

  那么,中医医德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学特征是什么呢?那就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是最重要的。《黄帝内经》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肖纲《劝医论》写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在这里,历代医家都反复强调了做为医生就一定要对人对生命高度尊重和倍加珍惜,须知人命关天和责任重大,决不可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与此同时,还特别提出要对所有的人予以关爱和尊重,“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都要表现“普同一等、同仁博爱”的人道主义济世思想。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或最关键的又是要精术显德”,即:医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以术济人,良好的医德必须以精湛的医术为载体。因此,中医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把“精湛的医术”作为“立德”的根本和基础。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首先强调了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也就是说必须从“至精至微”处深刻认识为医之关天重任,从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术。清人王世雄在《回春录序》中说:“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认为一个医生若无精良医术,即使仁心厚重。也毫无用处,不能救人于病危之中。清代医家叶天士更是入木三分地指出术不精则无异于杀人,他在临终时告诫后人:“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能悟,语书万卷,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铒为刀刃也”。一语警天,当为医者谨记借鉴。因此,学好专业知识,是每一个医学生“立德”的根本。

  而话又说回来,要学好专业知识,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我们学习时自然就不能去抄袭、不能去作弊,不能只图蒙混过关,而是应该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学好专业知识,是吧?这样说来,你们认为是不是应该做到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教学活动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简述医学生要具备强烈的时间观念和守时的意义);是不是能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是不是保证考试不作弊?

  考试作弊有时乍看似一件“小事”,但细细想来,却是事关民族兴衰成亡的大事,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考试作弊不仅是教育管理问题,也是道德问题。道德问题折射出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而教育管理问题又对人们道德行为起到了导向作用。考试作弊涉及诚信、公平等基本道德范畴,一个民族如果连这些基本道德范畴都有问题,那我们还想指望什么?考试作弊还同时涉及秩序、环境等社会范畴,很难设想,一个国家会在秩序、环境比较混乱的氛围里实现长治久安。一个人想不劳而获达到自己的目标、一个民族想不劳而获实现强盛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不能让考试作弊的行为害了一代青年学生,害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以此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点,首先教育大学生在考试中做“真事”。

  儒家经典的《四书》中的《大学》【儒家的经典是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易经、春秋],而四书比五经又更能代表儒学。朱熹说过: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定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的三纲【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把“诚意”作为八目之一。于是,“诚”便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荀子还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及至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反映在道德领域中,就是诚信。“真人”不仅仅是有知识,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没有诚信相待,就不能发扬心灵中那善的一面;如果没有诚信相待,就不会有爱的交流。我们要始终坚信:诚信是为人根本。祝大家从诚实守信开始,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