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精选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9   来源:传统文化    点击:   
字号:

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构成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比较而言,审美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教育。

  它强调的是“陶冶”,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加强

  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传承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许多成功的审美教育范例。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集义,犹言积善,指事情皆合于义。

  见《孟子·公孙丑上》朱熹注),不待外求。

  后人把“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是被看作一种“大节”。

  “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舍身取义”等等,崇尚气节,讲求情操,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结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

  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廓然大公”等作为价值理想,就是要求社会成员奉公尽忠。

  孟子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荀子所谓“成天下之大事”等,都表现了胸怀天下的道德信念。

  这种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提高,到了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做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

  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成就未来。

  把我们的大学生们培养成如此有大爱的人,正是我们教育的目标。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形成了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美德修养学说。

  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

  《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就是说:从天子到普通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

  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为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有“慎独”的告诫。

  慎独,出自《礼记》:“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说,在个人独处而无他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这种修己内省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审美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感性能力的重要作用,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

  那就首先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格修养。

  只有具备有良好情操、美好道德的人才能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升和超越自己。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在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认识上互有差异,但他们都深信天地、自然和人不可分割,这种内在联系的经典概括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

  《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思想家把人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共生的现象称之为道德。

  当人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道德时,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当人们用道德指导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天人合一”时,便形成了新的、更具有现实指导性的道德思想,也即“天人合德。”“天人合德”的道德观崇尚“仁者爱人”,塑造了中华民族明白达观的人生理念,也表明了中国传统道德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的特点。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其理论基础就是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大系统,人与自然共处在这个宇宙大系统之中。

  但是,由于无保留地开发自然,无节制地消费,享受自然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高度紧张起来。

  今日世界已经面临竭泽而渔的困境,人类盲目地征服自然已经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不断涌来,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系辞下》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天道运行,一往直前,健动不止,生生不已;君子应效法天地之美德,做到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

  如《礼记·大学》称赞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

  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

  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

  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等。

  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审美精神。

  21世纪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们,只有具备自我超越、不断进取、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高尚情操和审美精神,才能够战胜一切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艰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自身价值。

  青铜器与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人的骄傲

  青铜,是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

  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制造出来,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装饰较少,反映出远古先民纯朴的审美意识。

  夏代(21世纪B.C~16世纪B.C)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商代(16世纪B.C~11世纪B.C)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西周时期(11世纪B.C~776B.C)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春秋战国(776B.C~221B.C)时青铜器一改过去的设计,风格纤巧、清新,普遍采用更高水平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秦代以后(221B.C~1840A.D),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着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平。

  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之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精华。

【篇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传统文化的吸收着,又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要认真做一名忠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这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未来中华民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如何最大限度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是当前我们青年大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立鸿鹄志,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思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主义思想一直在激励我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我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发着我们奋发有为。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远大志向,周总理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这与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是密不可开的。周恩来总理就像一盏高悬的明灯,光芒穿越时空,照耀着我们前行!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多新机会,也对青年人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继承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立鸿鹄之志,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圆梦的路途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二、以德修身,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观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思想,对于陶冶我们大学生的情操,提升道德境界,都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拥有着年龄优势和知识才能优势,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重些,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兼备,“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全面发展,更要坚持“以德为先”,以德修身,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这句话至今对我们立德修身仍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始终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做一个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大学生,让中华传统美德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广大。

  三、勤学笃实,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弘扬者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流传着很多古人勤学苦学、虚心好学的求知故事,如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悬梁刺骨、牛角挂书,“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求知精神都值得我们去铭记,更值得我们去弘扬。

  高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不分昼夜刻苦学习的日子就可以画句号了,更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考上大学,只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新的梦想的开始。因此,我们应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正确认识时代特点,正确认识大学学习,弘扬古人勤学苦学、虚心好学的求知精神,静心学习,刻苦钻研,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习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大学生:“年青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习总书记一番话中不仅带着对中国青年的殷切希望,还渗透着对中国青年前景的美好展望。我们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收获成功、托起中国梦。

  四、勇于实践,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践行者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告诉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也不完善,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几百年前,南宋大诗人陆游便悟透了这个道理。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们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我们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共同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身体力行的付诸实施,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并从中吸取营养,把自己锻炼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依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之基。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要切实提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名忠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J],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年.10月。

  [2]《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J],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10月。

  [3]张晓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篇3】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大学生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积极在课外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资源,增加自身传统文化底蕴;

  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文化不应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应该在应用中继承与发扬。大学生们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多学习掌握传统技能,比如空竹、风筝、汉服等;

  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目前大多只限于知识分子们所喜爱,大学生们应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吸引更多的各阶层人士及外国友人,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

  四、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传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之更实用、更贴近生活,才能更为百姓所接受。大学生可以利用科技创新,将中药、印染等传统与医学制剂、电子印刷相结合,从而获得文化继承与经济创收的双赢。

【篇4】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三纲八目合而为之则为大学之道。这是古人对于大学的理解,而做到三纲八目才算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成了圣人。

  而今对于大学生的理解则是: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崛起中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学古通今,对于如何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正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要发挥“主心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主心骨”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育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第二,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一,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贯彻执行党的思想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第三,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第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尺,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